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简称“苏超”)的观众人数呈现爆炸式增长,场均观众数量不断攀升,具体情况如下:
各轮次观众人数变化趋势
- 首轮(5月中旬):首轮比赛场均观众达到7,745人,开局即超越了中甲联赛的观赛水平,展现出强烈的市场潜力。
- 第二轮:观众人数继续上升,场均达到9,852人,比首轮增长了27%,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。
- 第三轮(端午假期):借助假期效应和文化旅游联动,场均观众激增至15,025人,总观众人数突破18万大关。徐州主场表现尤为突出,单场观众超过2.2万人。
- 第四轮:场均观众数跃升至25,802人,刷新历史记录。徐州主场对阵镇江的比赛吸引了30,823名观众,首次单场观众突破3万人。
- 第五轮(6月底):观众人数持续增长,场均观众约达30,800人。苏州主场对阵扬州的比赛更是吸引了43,617名观众,首次突破4万人。
- 最新纪录(7月5日):南京对阵苏州的焦点战,现场观众达到惊人的60,396人,创下联赛新高,同时跻身中国足球赛事观赛人数历史前六。
展开剩余79%整体表现与横向对比
截至第五轮,“苏超”联赛整体场均观众已突破2.5万人,并且还在持续攀升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第五轮的场均观众约3.08万人,已经超过了同期中超联赛(约2.04万人)的观赛水平。部分热门比赛(如南京对苏州)单场观众人数甚至逼近英超联赛(平均约4万人)的规模。
(以下附图为欧洲主要国家不同级别联赛的上座率对比)
高观众率的核心原因解析
- 城市荣誉感激发热情
参赛球队以13个地级市为单位,每支队伍都代表着城市荣誉,这种“为城市而战”的强烈归属感极大激发了市民的参与热情和支持力度。
- 文旅联动带动消费
各主场城市推出了丰富的优惠政策,如凭球票免费游览景区、酒店折扣等,甚至有如常州对扬州游客实行免门票政策,形成了“观赛 旅游”的消费闭环,吸引了大量观众。
- 场馆硬件升级
多个城市将主场扩容至大型专业体育场馆,比如南京奥体中心可容纳6.1万人,昆山奥体中心有4.5万座位,这极大提升了现场观赛体验和容纳能力。
- 网络梗文化传播广泛
诸如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”等地域梗在虎扑、抖音等平台爆火,话题流量超过8亿次,有效带动了赛事的传播热度和影响力。
总结
“苏超”联赛凭借独特的城市荣誉模式和文旅深度融合,迅速成为国内现象级赛事。观众规模从首轮的不足8千人,短时间内飙升至场均超过3万人,单场最高观众数突破6万人,显示出极强的群众吸引力和商业价值。
---
下一个“苏超”会在哪个省份出现?
根据“美观体育”的粉丝地域发布,江苏、广东、湖北、上海、山东、四川稳居前六。从足球群众基础、竞技水平、经济实力、地级市数量及区域均衡度来看,最具潜力的候选分别是:
- 四川超(川超)
拥有18个地级市,成都市作为省会经济文化中心实力雄厚,且足球氛围逐渐浓厚。
- 山东超(鲁超)
山东16个地级市,足球传统深厚,群众基础广泛,经济实力强劲。
- 湖北超(鄂超)
包含12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,武汉为重要的省会城市,足球潜力大。
---
相关地级市介绍
- 江苏省(13个地级市)
南京(省会)、无锡、徐州、常州、苏州、南通、连云港、淮安、盐城、扬州、镇江、泰州、宿迁。
- 湖北省(12个地级市 1自治州)
武汉、黄石、十堰、荆州、宜昌、襄阳、鄂州、荆门、孝感、黄冈、咸宁、随州,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
- 山东省(16个地级市)
济南(省会)、青岛、淄博、枣庄、东营、烟台、潍坊、济宁、泰安、威海、日照、临沂、德州、聊城、滨州、菏泽。
- 四川省(18个地级市)
成都(省会)、绵阳、自贡、攀枝花、泸州、德阳、广元、遂宁、内江、乐山、资阳、宜宾、南充、雅安、达州、广安、巴中、眉山。
未来,随着更多省份借鉴“苏超”的成功经验,打造符合本地特色的城市联赛,或将掀起一场新的中国足球观赛热潮。
发布于:江西省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