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上的今天:午餐肉与美军的强大象征
作者:萨沙
声明:本文章为原创,谢绝任何媒体转载。
为什么午餐肉成为美军强大的标志?
1937年7月5日,荷美尔公司正式推出午餐肉罐头,并开始在市场上贩售。这一产品很快引起了广泛关注,甚至被许多美国军官誉为二战美军胜利的四大功臣之一。虽然如此,很多美军士兵却并不认同这一看法,他们对午餐肉罐头的评价非常低,认为它是最劣质的罐头食品之一。那么,为什么对午餐肉的评价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?
展开剩余83%差异的根本原因:午餐肉与其他国家罐头的差别
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的是,午餐肉与其他国家的罐头食品并不相同。例如,日本的牛肉罐头采用了优质的牛肉,并加入了调味料精心煮制。这样的牛肉罐头几乎是纯肉制成,因此即便是贫困的日本百姓,能够吃上一罐这样的牛肉罐头,都感到非常满足。与此类似,英国和德国的罐头食品也是由大块的牛肉或猪肉制作而成,质量优良,士兵们也乐于享用。
然而,美国的午餐肉罐头则不同。它最初并非作为高质量食品推出,而是在美国大萧条的特殊时期应运而生。当时,经济低迷,许多美国家庭连最基本的食物都很难获取,肉类成为奢侈品。午餐肉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困境,它采用的是猪身上较为低廉的部位,比如肩肉,再加上大量的淀粉制成。这样的一罐午餐肉,虽然包含了一些肉的味道,但从营养价值来看,实在是差强人意。
在大萧条之前,美国的罐头食品市场表现平平。因为大多数人宁愿吃新鲜的肉类,谁会选择这些便宜又劣质的肉罐头呢?但随着大萧条的到来,市场需求发生了剧变。失业率飙升,许多家庭吃饭成问题,而午餐肉则凭借其低廉的价格成为了很多家庭的救命稻草。
午餐肉如何成为美军的必备食品?
尽管美国大兵对午餐肉充满了排斥,认为它味道怪异且营养不足,但军方却迅速认识到午餐肉罐头的巨大价值。首先,午餐肉罐头价格低廉,这对于大规模备战的美国军方而言至关重要。在二战期间,美军将大量士兵送上战场,每日需要消耗大量的罐头食品。如果用一个牛肉罐头的钱可以购买多个午餐肉罐头,那显然是一项巨大的成本优势。
其次,尽管午餐肉的营养成分并不高,但它提供的热量却非常丰富。激烈的战斗让士兵们每天消耗数千卡的热量,如果不能及时补充,士兵的体重和体力都会迅速下降。因此,高热量的午餐肉成为了美军的理想选择。每罐300克的午餐肉罐头,能提供大约900卡的热量。若一天吃两罐,基本能够满足士兵的热量需求。
此外,午餐肉罐头具有很强的保存性和运输便利性。制作时加入了硝酸钠等防腐剂,因此保质期极长,能够长时间存储。而且,午餐肉罐头体积小巧,非常适合放入士兵的背包中,便于携带和分发。
午餐肉为何得名“午餐肉”?
这种罐头食品最初其实并非为了军用而设计,而是作为美国人野外野餐时的便捷食物。由于它便于携带,口感稍显简单,因此成为许多美国人午餐时的理想选择。于是,午餐肉(Spam)这一名称也便应运而生。
二战期间的午餐肉采购
1941年至1945年间,美国战争部花费了高达3.73亿美元,采购了数十亿罐午餐肉罐头,这一采购规模惊人。值得一提的是,美国援助中国的军事物资的总额也仅为约8亿美元,换句话说,美国几乎用一半的援助资金购买了午餐肉罐头。后勤部门对此表示满意,因为午餐肉为美军解决了一个大问题——确保军人在各个战场的热量供给。
美军士兵对午餐肉的反感
尽管军方对午餐肉的供应非常满意,但美军士兵却对这种食品深恶痛绝。由于午餐肉在美军食物中占据了主导地位,士兵们几乎每顿饭都能吃到它。这使得午餐肉的味道对士兵们来说,成了“噩梦”。有不少二战退伍的老兵表示,哪怕生活再困难,他们也绝对不会再吃午餐肉罐头。
著名的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在一次偶遇荷美尔公司总裁科里时,幽默地说道:“过去四年里,我和几百万士兵几乎吃遍了贵公司的午餐肉,我承认,当时我真想枪毙你们!因为你们送来的午餐肉实在太多了,太难吃了。”
午餐肉在其他国家的地位
尽管美军士兵对午餐肉厌烦至极,但这种食品在其他国家却被视为奢侈美食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回忆道:“1943年的节礼日,我们打开了一罐斯帕姆午餐肉罐头。我们还有一些莴苣和土豆,朋友们高兴地说,这顿饭太丰盛了,有午餐肉和沙拉。”
对于当时资源紧张的英国人来说,午餐肉罐头已经是非常珍贵的食物,甚至成了节日餐桌上的一部分。而在中国的战场上,士兵们连糙米饭都只能吃到半饱,午餐肉更是奢望。
结语
从美军的角度看,午餐肉罐头是后勤保障强大的象征,它不仅解决了巨大的军需问题,还能够在各种艰苦条件下保障士兵的生存。而从美军士兵的角度看,午餐肉却成了他们最不愿再接触的食物。但无论如何,午餐肉在二战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,也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之一。
声明
本文参考自相关历史资料,图片来自网络搜索,若有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删除。
发布于:天津市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